承載思考的誠懇好設計
推薦人-真真鑲嵌玻璃研究所 張博傑

美好生活的前期構成是辛苦的,
不同時期會有不同規劃、不同目標對象,每一階段對美好的想象都不盡相同。

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初我曾經歷過徬徨。
每個人性格不同,有人喜歡上班全神貫注,下班放鬆享受生活,
但當你身為從發想到製作一條龍的工作者,沒有所謂上下班時間,
不免在生活與工作間掙扎,而後漸漸梳理出兩者平衡的節奏。

對我來說手是一個接受的感知工具。
它不像腦袋,人的腦袋太聰明會自動完整甚至跳過資訊;
也不像語言需重新組織,交談過程中可能造成認知落差。
我說不出原因,但手部的重複性工作的確能帶來放鬆與療癒,
一如在海邊觀看反覆拍打的海浪能感受到平靜。

我將家中與工作室環境整理舒適,
讓我在每一個需要喘口氣的時候能夠放鬆,沈浸於自己的時域。
我發現,每個人一生需要找到三張椅子-工作的椅子、生活的椅子以及閱讀的椅子,
有了這三張椅子,多數的時間都能將自己安放。

面對工作,我的態度儼僅;對於創作,我樂於任其自然發生。
其實維持創作像是一場馬拉松,需要規律以待,
可能需要花費80%的時間處理瑣事,成就20%的發展空間,這份20%便是得以任我選擇與創作的自由空間。

每天我都期許能比昨天更進步一點,這比要求一百分的自己更容易達成,
也能避免因未臻完美而長期處於灰心的情緒。
關於一百分,我的腦子已經想像過,只要每天都能修正一點、完成一點,便已朝向美好。

舉例來說,兩年前與雁婷合作黑膠音樂的初衷僅是探索創作的趣味性與神秘未知的諸多可能-
我們將玻璃切出黑膠尺寸,用黑膠機播放,收集各種音訊編製成專輯【Relight +MUSIC】。
【Relight +MUSIC】不單榮獲日本富山國際玻璃藝術銀賞獎,
也吸引酒吧合作燈具與音樂規劃,既在藝術圈收穫討論度,
也在商業圈取得合作,這對我們來說便是一點一點修正、實踐後開出的花朵。

我是美術班出身,藝術和設計於我是親切自然的存在,而創作者是珍貴的。
當我觀看展演時關心的不是作品好壞或高低,
而是創作者的編排方式及其欲表達的觀點如何被執行、怎麼被呈現!

高中時,意識到一路的美術班教育著重在教育與繪畫,
拘泥在水彩油畫等工具練習,缺乏獨立思考訓練,於是大學我選擇了建築系。
實踐將建築視為動詞,建構的不僅是實體結構,也包含想法結構。
通過建築的養成,我學會以宏觀角度成為一個計畫的指揮家,這讓我相當慶幸。

藝術是結晶體,人們從之獲得的感受其實源於自身經驗的反射;
設計品則須具有功能性與結構的合理性才能打動人們,
現階段的我希望在創作上能融合這兩項特色。

東喜鋪像是一個平易近人的雜貨店,就像以前學校旁邊會出現的小店,總能從中發現有趣的空間和品項。
它不是個需要穿戴整齊端莊優雅地觀賞的藝廊或美術館,
而是能自然走近欣賞甚至帶回家收藏在日常生活空間的小鋪。

我注意到東喜鋪的陳列讓選品們擁有豐富的表情,想象中主理人吳東龍是個充滿活力的人,
擁有靈活的個性卻條理分明,每討論一個主題都能侃侃而談自身論點。
東喜鋪的選品並不單是任性的個人喜好,而是出於喜歡經過思考確實適合市場才將之以合適的陳列方式上架,
讓人們去翻找、尋寶,這也是選物價值的一部分,同時取悅了不同層面的人們。

設計有時會成為一種可怕的手法,比起擷取一個看點造成熱賣,
我還是喜歡承載思考的誠懇設計,也會成為這些品牌的長期支持者,好奇品牌開拓的變化可能。